-
農村“擱荒土地”要追責?答案來了!2021-01-14
對于父輩來說,土地就是自己的根,土地就是自己的本。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,現在的不管是年輕人不種植土地,就是許多老一輩的人也不愿意種地了,放眼望去農村大量的土地都已經擱置荒蕪,早已經沒有了農作物生長的影子,只余下一些零星的土地還有部分老人在進行種植生產,大量的農村土地已經是雜草叢生。 很多人都說農村土地大量閑置荒蕪,這代表著農民都不愿意在勞作了,其實不然,農民擱荒土地主要是以下幾大原因導致: 1、谷賤傷農 谷賤傷農是當前農民面臨最大的問題,一直以來糧食價格低迷,嚴重影響到了農村居民種地的積極性。
2021-01-14 -
做強農業品牌難在哪?應該如何來做?2021-01-14
從過去的吃得飽,到如今的吃得好,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,讓農產品逐步邁入品牌時代。農業現代化是關鍵,品牌創新更是重要的抓手。 如果要列舉幾種農業品牌,不少人可能會想到五常大米、洛川蘋果、西湖龍井、贛南臍橙······ 確實,這些農業品牌如一顆顆明珠,調動著消費者的味蕾,散發著中華農業文明的魅力。不過,農業品牌建設還存在兩個亟待解決的痛點。 痛點一 不缺好產品,但缺好品牌。
2021-01-14 -
“定制農業”的下一個20年!2021-01-14
農業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,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土地、農民、糧食作物的代名詞,農民的種植方式、經營方式,也不再是坐井觀天式的盲目耕種。 社會在發展,時代在變遷。 新農業模式,有望替代原有的傳統模式,在未來改變中國農業。 01 定制農業 馬云曾對農業做過一個構想:未來的農業是數據農業,是定制化的農業,是智能化的農業。 那么,什么是“定制農業”? “定制農業”以綠色、有機農產品為載體,用會員制拓展用戶,是一項順應新需求的農業模式。它的賣點并不只有農產品,還可吸引城里人前來體驗、觀光、消費,與旅游、養老、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,帶動鄉村振興。
2021-01-14 -
布局千億資金!中國農業的下一個投資機遇在哪里?2021-01-14
今年4月,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《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》,點名12個重點產業和領域,分別是現代種養業、現代種業、鄉土特色產業、農產品加工流通業、鄉村新型服務業、生態循環農業、農業科技創新、農業農村人才培養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、數字鄉村建設、農村創新創業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。 這些農業領域早有巨頭布局。2016年開始,在政策支持,技術升級的大環境下,我國農業創業正式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,農業投資也隨即被引爆。投資機構、產業資本、政府資金等在農業領域活躍度,獲投項目數量和資本總量都成上升趨勢,在個別細分領域,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。
2021-01-14